甫獲頒《遠見》華人峰會「終身成就獎」的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,以契合台灣社會當前的氣氛「什麼是有感政策」為題,做為本屆華人峰會的第一場專題講座。
最近台灣媒體颳起一陣旋風,把「有感」跟「無感」變成檢視政策的硬指標,造成施政當局極大的壓力。可是有時候民眾無感、輿論也反對的,反而是好政策。
如近來地方戶政事務所服務態度進步了,還有時間幫老百姓奉茶,讓人民覺得相當有感。但能落實如此優質的服務,卻是中央政府之前改善戶政資料系統,大幅簡化了行政程序。等於中央先推動了無感的政策,地方才會產生有感的服務。另一個例子是,地方政府流行辦大型節慶活動,供民眾免費欣賞,但這些經費多半來自中央政府的提撥。
劉兆玄強調,「有感、無感之間,通常是有時間差的。」最經典案例就是,蔣經國總統當年提出十大建設喊出:「現在不做,以後會後悔!」當時的媒體雖然比較受控制,但還是招來許多批評,且正值1972年的石油危機,便有立委批評高速公路是蓋給有錢人用的。但事後來看,政府的確是趁機擴大內需、並且補救國內落後的基礎建設,還有人問為什麼那時候不多蓋一些?
劉兆玄擔任行政院長任內,曾於2009年發放「消費券」,應是民眾最有感的政策。但他認為,其實那是即時、而短程的一項刺激政策。真正重要的,應該是四年5000億投資及六大新興產業,那才是對國家有長遠影響的,不過要等一般民眾有感的時候,已經過了三年。再以外交事務為例,馬政府至今完成了100多個國家的免簽證,國人應該非常有感,不但旅行方便多了,出國也感覺受尊重。但這些政績卻未反映在民調上。
劉兆玄歸納,對於公共政策的有感或無感,國人應該要有更完整的認識。假如短期的有感政策,不能繼續創新跟加值,長久反而會變成「惡感」。偉大的政策要能順利推動,便有賴政治領袖的視野跟決心,不但要看得遠,還要能超越一時的負面批評。